微信掃碼
在線客服
客服
用戶中心
意見反饋
電話號碼
電話
陰市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髕底上3寸。 3. 主調病癥 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膝關節痛,腿膝麻痹,酸痛,伸屈不利,下肢腫脹,癱瘓不遂,腳氣;腰痛,寒疝,腹脹,腹痛。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屈膝位,先畫出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再于膝蓋外上緣沿...
梁丘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3. 主調病癥 胃痙攣,腹瀉,膝蓋痛、浮腫,膝脛痹痛,鶴膝風,胃痛,乳癰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下肢用力蹬直時,髕骨外上緣上方可見一凹陷,此凹陷正中處即為此穴。 ...
犢鼻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3. 主調病癥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腳氣。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下肢用力蹬直時,位于膝蓋下面內外邊均可見一凹陷,外側的凹陷中(一般稱“外膝眼”),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
足三里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3. 主調病癥 胃痛,惡心,嘔吐,呃逆,噎膈,納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秘,腸癰,乳癰,目疾,喉痹,頭痛,失眠,眩暈,心悸,怔忡,氣喘,虛勞,黃疸,水腫,癲癇,下肢痹痛,癱瘓或麻痹,腳氣,急、慢性胃腸炎,潰瘍病,胰腺炎,膽囊炎,闌尾炎,高血壓,...
上巨虛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或于足三里與下巨虛連線的中點取穴。 3. 主調病癥 1. 消化系統疾病:闌尾炎,胃腸炎,泄瀉,痢疾,疝氣,便秘,消化不良,腸癰; 2. 運動系統疾病:腦血管病后遺癥,下肢麻痹或痙攣,膝關節腫痛。 3. 其他:腳氣等。 4. 穴位圖 5....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3. 主調病癥 頭痛眩暈,咳嗽多痰,氣喘,胸痛,癲狂,癇癥,下肢浮腫,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壓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屈膝位。先確定腘橫紋與外踝尖連線中點水平線,從脛骨前緣沿該水平線向外2橫指,在腓骨略前方肌肉豐滿處,按壓...
解溪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3. 主調病癥 頭痛,眩暈,目赤,腹脹,便秘,癲狂,頭面浮腫,下肢痿痹,腳腕無力,踝關節疾患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足背屈,在足背踝關節前橫紋中點、兩條大筋(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可觸及一凹陷...
沖陽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3. 主調病癥 頭痛,面腫,齒痛,癲狂癇,胃病,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腫痛,足緩不收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最高點、兩條筋(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可觸及一凹陷,按之有動脈搏動感處即為...
陷谷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3. 主調病癥 腹痛脹滿,腸鳴泄痢,面目浮腫,目赤痛,疝氣,足背腫痛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之前可觸及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
內庭穴 1.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2. 位置 在足背,當2、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3. 主調病癥 主治發熱,頭痛,牙痛,鼻衄,咽喉腫痛,腹痛,腹脹,泄瀉,痢疾,便秘,便血,癮疹,足背腫痛,跖趾關節痛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第2、3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約半橫指)的地方,也就是第2、3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