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
在線客服
客服
用戶中心
意見反饋
電話號碼
電話
目窗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3. 主調病癥 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遠視,近視,面浮腫,青盲內障,鼻塞,上齒齲腫,小兒驚癇。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自眉中(正對瞳孔)直上入發際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
正營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上2.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3. 主調病癥 頭痛,頭暈,目眩,唇吻強急,齒痛。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自頭臨泣向上量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
承靈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上4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3. 主調病癥 頭暈,眩暈,目痛,鼻淵,鼻出血,鼻窒,多涕。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正對瞳孔直上入前發際量4橫指后,再向上量1橫指,按壓友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
腦空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位于人體的頭部,當枕外隆凸的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平腦戶穴。 3. 主調病癥 頭痛,頸項強痛,目眩,目赤腫痛,鼻痛,耳鳴,癲癇,心悸,熱病。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臥位。從頭正中線沿枕外隆凸(枕后最高骨)上緣向外3橫指,稍外方可觸及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
風池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3. 主調病癥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傷風感冒,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癥,耳鳴,耳聾,蕁麻疹,丹毒,神經衰弱,癲癇,高血壓,甲狀腺腫,視神經萎縮等。 4. ...
肩井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3. 主調病癥 肩背痹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乳癰,項強,中風偏癱,滯產,產后血暈,乳癰,瘰疬,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坐位。先確定大椎穴與肩縫最高點(肩部最高骨)的位置,再取兩者連線的中點,在兩筋之...
淵腋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側胸部,舉臂,當腋中線上,腋下3寸,第4肋間隙中。 3. 主調病癥 胸滿,肋痛,腋下腫,臂痛不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側臥位。舉臂,沿腋中線直下摸至乳頭所在肋間隙(第4肋間隙),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
輒筋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側胸部,淵腋前1寸,平乳頭,第4肋間隙中。 3. 主調病癥 胸肋痛,喘息,嘔吐,吞酸,腋腫,肩臂痛。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側臥位。舉臂,從淵腋穴向前下一橫指,與乳頭相平處即為此穴。 ...
日月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3. 主調病癥 脅肋痛,嘔吐,脹滿,吞酸,呃逆,黃疸,胃痛,腹脹,以及膽囊炎,肝臟疾患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自乳頭垂直向下摸3個肋間隙(即第7肋間隙),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
京門穴 1.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 位置 在側腰部,第十二肋游離端下方凹陷處,章門后1.8寸,后略平志室。 3. 主調病癥 腹脹,小腹痛,里急,泄瀉,水道不通,溺黃,腰痛,骨痹痛引背,腎炎,肋間神經痛。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側坐或側臥位。沿肋向腰部觸摸,至第12肋(游離肋)游離端,其下方即為此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