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
在線客服
客服
用戶中心
意見反饋
電話號碼
電話
大椎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后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3. 主調病癥 發熱,瘧疾,中暑,感冒,氣喘,癲狂,癲癇,骨蒸潮熱,盜汗,脊背強急,項強,肺結核,支氣管炎,頸椎病,頭痛,癲狂,小兒驚風,痤瘡。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俯臥位或坐位。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
啞門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 3. 主調病癥 舌緩不語,音啞,頭重,頭痛,頸項強急,脊強反折,中風尸厥,癲狂,癇證,癔病,衄血,重舌,嘔吐,精神分裂癥,癔病,大腦發育不全,腦性癱瘓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從后發際正中直上半橫指,按壓有酸脹感...
風府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 3. 主調病癥 頭痛,項強,目眩,鼻衄,咽喉腫痛,中風不語,以及癲癇,精神分裂癥,神經性頭痛,流行性感冒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于枕部可摸到一突出的隆起(枕外隆凸),在該隆起下、后發際兩條大...
腦戶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頭部,后發際正中直上2.5寸,風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緣凹陷處。 3. 主調病癥 頭重,頭痛,面赤,目黃,眩暈,面痛、音啞,項強,癲狂癇證,舌本出血,癭瘤,失眠,枕神經痛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在枕部可摸到一突出的隆起(枕外隆凸),在該隆起的上緣可觸及...
強間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頭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上1.5寸)。 3. 主調病癥 頭痛,目眩,煩心,失眠,癲狂,頸項強痛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1、正坐伏案低頭或俯臥位。取一標有三等分的彈性皮筋,將皮筋的兩頭與前后發際正中點對齊拉緊,在皮筋靠后發際的1/3處,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
后頂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頭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5.5寸。 3. 主調病癥 項直頸痛,頭痛,目眩,失眠,癲狂,癲癇,癔病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臥位。先確定頭頂百會穴的位置,再由百會沿正中線向后2橫指處即為此穴。 ...
百會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3. 主調病癥 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陽氣不足,神經衰弱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取兩耳尖連線與頭正中線相交處,按壓有凹陷,即為此穴。 ...
前頂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3.5寸(百會前1.5寸)。 3. 主調病癥 癲癇,頭暈,目眩,頭頂痛,鼻淵,目赤腫痛,面部浮腫,小兒驚風。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臥位。先確定頭頂百會穴的位置,再由百會向前2橫指處即為此穴。 ...
囟會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前3寸)。 3. 主調病癥 痛,目眩,面赤暴腫,鼻淵,鼻衄,鼻痔,鼻癰,癲疾,嗜睡,小兒驚風。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位。從前發際正中直上3橫指處即為此穴。 ...
上星穴 1. 所屬經絡 督脈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 3. 主調病癥 頭痛,目眩,目赤痛,面赤腫,鼻塞,鼻炎,鼻痔,鼻癰,鼻出血,癲狂,癇癥,前額神經痛,角膜炎,近視,迎風流淚,小兒驚風,瘧疾,熱病。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臥位,從前發際正中直上1橫指處即為此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