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
在線客服
客服
用戶中心
意見反饋
電話號碼
電話
通天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3. 主調病癥 頭痛,目眩,鼻塞,鼻衄,鼻痔,及急、慢性鼻炎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位。取一標明三等分的彈性皮筋,拉長皮筋,使其兩端點分別對應前后發際起點,從前發際方向往后1/3點處旁開2橫指,按壓有痛感處即為此穴。 ...
絡卻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3. 主調病癥 頭暈,目視不明,耳鳴。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位。取一標明二等分的彈性皮筋,拉長皮筋,使其兩端點分別對應前后發際起點,從中點(即百會)往前發際方向半橫指,再旁開2橫指,按壓有痛感處即為此穴。 ...
玉枕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后頭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3. 主調病癥 頭項痛,目痛,鼻塞。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位。沿后發際正中向上輕推至觸及枕骨,由此旁開2橫指,在骨性隆起(枕外隆凸)的外上緣可及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
天柱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項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后發際凹陷中,約當后發際正中旁開1.3寸。 3. 主調病癥 頸椎酸痛、落枕、五十肩、高血壓、目眩、頭痛、緩解眼睛疲勞等。該穴道是調理頭部、頸部、脊椎以及神經類疾病的中藥首選穴之一。有關此穴道的指壓法列舉如下:按摩治療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療疼痛、麻痹等后遺癥、治療宿醉、穴道指壓法治療憂...
風門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 主調病癥 傷風咳嗽,頭痛發熱,胸背徹痛,肩膀酸痛,項強,癰疽發背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先確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2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
大杼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 主調病癥 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喘息,項強,肩背痛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先確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1個椎骨(即第1胸椎),從其棘突下緣旁開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
肺俞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 主調病癥 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氣喘,咯血,骨蒸潮熱,盜汗,及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蕁麻診,皮膚搔癢癥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先確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3個椎骨(即第3胸椎),從...
厥陰俞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3. 主調病癥 咳嗽,胸悶,嘔吐,失眠及風濕性心臟病,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先確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4個椎骨(即第4胸椎),從其棘突下緣旁開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
心俞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 主調病癥 心經及循環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汗、夢遺、癲癇、胸痛、心悸亢進、暈車、頭痛、惡心想吐、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心動過速或過緩、神經官能癥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臥位。兩肩胛骨下角...
督俞穴 1. 所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2. 位置 在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 主調病癥 1. 循環系統疾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動過速,心內外膜炎. 2. 其它:胃炎,膈肌痙攣,乳腺炎,皮膚瘙癢,腹痛,腸鳴,呃逆,銀屑病等。 4. 穴位圖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臥位。兩肩胛骨下角水平連線與脊柱...